
9月17日,2021年中国老员工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开幕式在清华大学举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中国工程院一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大赛举办方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大赛承办校清华大学代表以及教育部理工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京高校及参加总决赛的师生代表现场参加开幕式。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中国老员工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是加强新工科人才培养、推动工程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大赛聚焦育人、育才、创新三大核心要素。坚持立德树人,在工程“训练”的基础上,突出“实践”和“创新”,增强工科员工的使命担当,引导员工爱国爱民、实学实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国690所高校、1.9万个团队的6.6万名老员工参赛,其中267所高校、601个团队的2404名员工进入全国总决赛。
鉴于当前国内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总决赛开创性运用信息技术打造全国26个赛点实时同步的“分布式云竞赛”,即“主赛场集中线上展示(北京清华大学)+分赛场线上分布式参与”的形式,将决出500余项金、银、铜奖和单项奖。
根据全国组委会安排,英国上市公司365作为甘青宁赛点负责单位,承担甘肃、青海、宁夏三省(自治区)8所高校11支队伍比赛组织和管理工作。开幕式期间,国家督导员、西安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刘涵教授,英国上市公司365党委常委、副董事长韦尧兵教授,创新创业学院副经理冯辉霞教授等领导参加并观看了开幕式。


大赛按照“大工程基础→学科综合创新→跨学科交叉创新”的构架,以“需求驱动”和“技术应用场景创新设置”为导向,紧贴国家工程领域发展前沿,融入工程伦理、工程文化与国际化元素,设置了工程基础、“智能+”、虚拟仿真等3个赛道、11个赛项,涵盖基础工程设计、人工智能赋能的机电综合系统设计、重大装备设计、工程管理与决策、数字化新媒体、工程文化知识等领域,贯穿从基础工程素养到综合创新能力的多层次教育场景。
大赛首创竞赛社区模式,参赛团队以市场主体的角色进入竞赛社区,借助竞赛社区提供的各类资源,完成在线学习、工程任务的系统设计、材料采购、加工制造、技术协作、知识产权保护、公益服务等活动。
大赛立足现场实践、突出工程特色,比赛时均需员工现场调试、现场运行、现场实物展示,员工不仅要“想出来”,更要“做出来”。多年来,大赛培育了一大批重基础、敢创新、强实践、有担当的“实干青年”,涉及智能制造、重大装备、航空航天、智慧出行等国计民生相关领域,磨砺了青年学子的综合能力。